第79章 (第2/5页)
李泽文看着投影布上的截图,瞬间估算出她获奖的年龄分别是二十岁,二十二岁,二十四岁。
他问:“二十五岁后,再也查不到她的获奖记录了?”
“是的,完全搜不到,一条也没有。”
“柳心艺哪一年结婚的?”
“正是二十五岁这一年,”蒋园很是遗憾的叹了口气:“她和一个叫谢小林的男人结了婚,几个月后生了一个女儿。我也认为她的婚姻是她的人生转折点,一个才华横溢、本可能成为舞蹈家的青年舞蹈演员从此泯然众人。”
周翼说:“结婚生子是女性舞蹈演员的一大劫难。大部分女性舞蹈演员生孩子之后,专业技能都会荒废,要付出无数的努力才能保持状态。更何况柳心艺的情况更复杂一些,我想她的面对的环境让她很难维持最佳状态,她不得不花更多时间在家庭上。”
“说说她的家庭。”
蒋园道:“查不到太多资料,只知道这次婚姻的时间很短,不到一年时间,谢小林去世了,他当时二十八岁。而柳心艺此时正在坐月子。”
“死亡原因是?”
“遗憾的是,完全查不到,”蒋园摊了摊手,“你知道档案法的规定,到今年,他已经去世了接近三十年,且他没有直系亲属,毕竟三十年前没有电子档案。”
国家的档案保存有一套严密的措施和一套法律来保证。简单来说,如果一个人没有直系亲属,也不是什么富有纪念意义的重要人物,其存在各部门的档案经过二十五年后会被陆陆续续销毁。
“你们在数据库里查过‘谢小林’吗?”
这是理所当然的推理——柳心艺在自己的专业内获得了很大的成功,很难想象她这样的舞蹈演员会找一个不名一文的老公。
“当然查了,并且有成效。”蒋园很有气概地一挥手。
投影幕布上显示出一张截图,这是南都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在三十多年前编撰的一本《南都地方志:经济卷》这本书中的一页,里面记载了“某领导和本市青年企业家某某、某某、谢小林等人进行了座谈”这样一件事。
这也是一件很奇妙的事——不论古今中外,能“名留青史”都是一件有极有难度的事,纵观上下五千年二十四史,有名有姓被记载的也不过几万人;但如果你把“史”的标准放宽到地方志、文史资料和年鉴,留名的难度就会大大降低,只要你是地方上的牛人,在地方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功,总会被记录下来。
这也是地方志存在的意义,人有生老病死,但发生过的往事总不能一并消失。
“青年企业家的头衔充分证明,”蒋园宣布,“谢小林有身份,还有钱。”
周翼补充:“估计长得也不算差。否则就算他有钱,也很难娶得柳心艺这样的舞蹈演员。在外人看来,这两人应该是比较相配的。”
“柳心艺和他的结婚日期是哪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