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官僚系统(上) (第5/5页)
第四行:“……”
枣嵩连翻了数十页,不是为了看记录得对不对——他又没实地调查,哪知道对不对?
他只是检查记录格式规范不规范罢了。
自魏以来,籍簿上哪一行、哪一栏写什么,都有定规,哪怕是瞎写的,你也得按规定写。
梁国十郡之中,枣嵩估摸着只有陈、新蔡、南顿、濮阳四郡的籍簿最真,梁、汝南、陈留三郡的就没那么真了,虽然梁公极其重视这件事。
至于大河以北的汲、魏、顿丘三郡,因为人手不足,清查不够,目前沿用的还是石勒时代的籍簿——整体比较假,大概只有分田宅的兵士记录相对准确了。
“梁公太较真了,人手又不够,唉!”枣嵩将籍簿扔在一边,叹道。
大晋朝的时候,籍簿早就是一个笑话了,可能就谱牒比较靠谱。
梁公清查户口,很显然不打算任由士族豪强间接征税,而是直接征收,野心太大了。
枣嵩甚至怀疑,将来还会不会记录谱牒。
没有谱牒,九品官人法的选官制度就执行不下去,毕竟没依据了啊。
应该不至于吧?
枣嵩可是听说,胡人都会给士族定品,他们都没放弃,梁公会放弃么?
仔细想来,他应该是想开辟更多的选官渠道,抵消九品官人法的部分影响力。
管他呢!
枣嵩揉了揉眼睛。在梁国十郡的范围内,士人没那么大的本事,压根反对不了梁公的律令。
也就他现在需要大量士族豪强子弟为他当官作吏,才着意拉拢罢了——譬如这清查户口,就需要海量的官佐以及临时动员起来的吏员去做,首要前提就是会读写,会公文格式。
休息完后,枣嵩又拿起尉氏县的谱牒、籍簿看了起来。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