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第52章 (第3/5页)
林怡目瞪口呆地看着李静不知道她什么意思。
“怎么了?”
“没什么。”
坐在后面的李雯、张颖和周爽不由得互相对望了一眼。
周五,张颖拿着写好的国旗下演讲稿让周爽给个意见,周爽接过稿子认真看了看,前面是春风满面、令人心醉地寄语,接着是展望未来、前程可追的誓言,然后是立足当下、发奋学习的教诲,最后是振臂高呼、誓言胜利的号角。
周爽默默地读了两遍,试了试上口程度,感觉还不错,只是内容有些陈旧老套,但朗诵出来仍然是一篇中规中矩的经典的国旗下专用演讲稿。
张颖说上午第四节要拿给班主任老师和教导处领导过目审阅的,问周爽有什么改进意见。
周爽略一犹豫,说没有。
说实话,周爽不喜欢这种演讲稿,但这种演讲稿是符合国旗下演讲的生态体系的,励志、催人奋进,号召大家爱国、不忘历史等等,没有错误,朗诵起来也很上口,演绎得好,也很能打动人,只是周爽感觉有些老套,但怎么改,自己一时也说不上来,但是不这样写,只怕也很难能拿到那样的场合。
第二周星期一,清早升旗仪式,各班整好队伍,在综合楼旗坛前集合。
这次是四班升旗,升旗手一男两女。
在侯科长喊过“出旗”后,升旗手正步向旗坛走去。
按照以往习惯,这个时候正是大家欣赏和点评升旗手的时候。
大家的点评其实也颇仁慈,没有惟相貌论,更没有惟穿戴论,这首先保证了不会有人身攻击,大家感兴趣和乐衷于评论的是三个人的走相。
在这一点上,客观地说,不是同学们热衷八卦,而是这确是个有目共睹并很难不成为话题的画面。
就好比在电视上看到过的世界各国的“正步”一样,虽然各国的正步都是当事国的礼仪官精心创制,也反映了当事国的审美好恶,但依我们中国人的眼光来看,有些正步还是太过另类,甚至令人难以忍俊,比如某国的鹅式正步。
虽然中国的学校教的都是中式正步,但奈何正步是个纯技术加体力的活儿,就高一进校时的那一小段儿军训,很难保证在三年之后的某次升旗仪式上还能做出漂亮正规的演示。所以,每每在升旗环节,大家都会因为看到各种形态不一、参差不齐的正步,而笑论纷纷、前仰后合。
且看四班三位升旗手,一起步,三位腿长腿短情况便立即显现。
中间男生大长腿,几步便将两旁女生甩下,昂首阔步、目不斜视、大义凛然、一往无前,搞得两边两位护旗手女生不得不加快步频。
但须知,正步走有特别的步形和甩臂要求,两女生不得不甩臂跟着步频加快,正步走变成了甩手正步跑,加上手臂和腿要保证正直,活似小脚老太太们的摇摆式小跑,煞是搞笑。
但这毕竟是个庄重的场合,同学们都很懂事地没有大声笑话,而是小声嘻嘻地议论而矣,毕竟班主任老师也在队前站着,不可太过嘻笑放肆。
不多会儿,三位升旗手走到升旗台,并绑好了国旗。
“全体肃立、奏国歌、升旗。”
三位升旗手各就各位,一人甩旗,两人拉绳。
要说学校这国旗绳是太结实冰凉了,中小学时期的旗杆绳多是棉的或尼龙的,而这里却用的是粗的缠绕在一起的钢丝绳,而且非常紧,拉的时候极其费力,如果是两个柔弱女生还真干不了升旗这活,必须得有一大个儿有力气的男生方才拉得动。
只见四班那两位升旗手,使力地拉着旗绳,两人一人往下拉,一人往上推,那男生开始还是双手交替拉,没拉两下便变成了双手齐拉,即使这样仍然显得非常吃力,国旗在两位满头大汗的升旗手的努力下,一戳一戳地往上爬,“刺拉、刺拉”,声音刺耳,大家频频摇头,有的小声议论,有的吃吃地笑,班主任周老师回头看了看队伍,大家声音稍收。
周爽心道,如果自己升旗,切不能犯这种错误,升旗不能一下一下地拉,而应该均匀使力,双手交替着往上拉。
想归想,周爽行着注目礼,纹丝没动,仍然保持着庄严肃立的姿势。
站在周爽一旁的郑保国嘿嘿地傻乐着,用胳膊肘捣了捣周爽问:“你看,可笑不可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