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越想越难受(6000月票加更) (第4/5页)
之前《小鞋子》正火,错过了《高山下的花环》,大家虽然觉得遗憾,但也可以接受。
因为《高山下的花环》本身是军事题材小说,不仅是受众人群相对狭窄,连在文学界的评价体系中也存在着天然短板。
可谁能想到,《高山下的花环》这一火就是三个月,让第八期《人民文学》的销量直接破了一百五十万份,这不仅创下了《人民文学》的销量记录,同时也打破了国内文学期刊的销量天花板。
影响力就不用说了,小说红遍大江南北,读者群体数以千万计。
后世有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这个年代大家共享图书。
一本杂志的读者除了拥有者本人之外,还包括了其亲属、同学、朋友、同事……可以说杂志每一份销量的背后都是一个当代文学爱好者的阅读关系网。
赵蒙生、梁三喜、靳开来……小说里面一个个鲜活生动的人物都成为了读者口中津津乐道的话题,更是成为了许多热血青年的偶像。
特别是在部队当中,这部小说的影响力更是强大,要知道之前部队可是采购了五万份《人民文学》,短短几个月时间里,这些杂志在部队中的连排单位当中广为流传。
因为本身写的就是基层部队的事迹和人物,基层官兵们阅读起来更加有身临其境的代入感,再加上小说热血的战争、牺牲情节和无处不洋溢的英雄主义,让这部小说在短时间内就获得无数基层官兵的喜爱和认可。
尤其是那些参加过战事的官兵们,因为那份独特的亲身经历,更让他们对小说的内容感同身受,产生了强大的共鸣。
这段时间以来,成千上万封读者来信当中就有相当一部分信件是从部队寄来的。
比较可惜的是林朝阳分身乏术,没办法一一回复这些读者的热情,只能挑选其中的少数人回信以表感谢。
《高山下的花环》发表数月,火爆之势堪称1979年独一份。
哪怕是几个月前在文学界和读者群体引起了极大关注和讨论的《小鞋子》也难望项背。
军事题材小说有它天然的短板和弊端,但也有强势的地方,那就是它的流行往往代表了主流民意。
这一类小说一旦广受欢迎,便不是一般的文学作品能够相比的,因为它的受众已经超越了原本的文学作品的读者群体,变为了更加广大的人民群众。
唯一值得章德宁她们这些人欣慰的就是,在文学界的评价上《小鞋子》的口碑还是要比《高山下的花环》高出一些的。
军事题材在国内文坛的评价体系向来是以官方为准,来自于文学界内部的推动性并不高,《高山下的花环》口碑不俗,但依旧没有摆脱这方面的藩篱。
十月份冯穆在《文艺报》上发表了一份堪称重量级的评论,之后又陆续有几位有官方身份的评论家发表了评论文章,评价都不低,但以《高山下的花环》的风靡程度,文学界的这种反应只能算是不冷不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