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第十一章 (第4/5页)
孙阿婆不再言语,又让胡年喝茶,胡年见状,不敢再客套,忙转身道别。
“阿笙,这是?”孙阿婆指着药问道。
杜时笙也有些惊讶,莫名的就想起了穿越时的那个梦,梦中的小男孩“和清哥哥”说,留疤了也有人娶。难不成古代人特别在意有没有疤?
“干娘,昨日我在胡家铺子碰见了大理寺的人,许是抱歉上次撞伤儿,特地送的药吧。”杜时笙解释道。
“这官是个好官。瞧着药也是难得的,你快试试吧。”孙阿婆笑着说道。
杜时笙点点头,将魏修晏送的药放入房内,复又出来,与孙阿婆一起继续准备明日的朝食摊子。
申时,小五儿从书塾回来,见到杜时笙与孙阿婆将纸袋整理的整整齐齐,赞道:“阿婆和姑姑的纸袋折得真好看。”
说着,他又歪头瞧了瞧,深棕色的眸子忽地瞬息闪过光晕,灵机一动道:“姑姑,这油纸可以写点东西,如此别致的纸袋,若是有咱们的标志,拿到哪里,便是我们的摊子在哪被人瞧见!”
“行啊,小五儿!有几分经商天分啊!”杜时笙揉揉小五儿的头,赞叹道。
果真是商人的儿子,这营销技巧,说来便来。只是,杜时笙还从未考虑过摊位的名字,毕竟这不是一个铺面,叫什么好呢?
“不如,叫‘杜氏煎饼’吧!顺德坊还没有姓杜的店铺,方便,好找。“杜时笙说完,略有些尴尬的笑笑。
小五儿虽然有些对这个名字嗤之以鼻,但是一时也想不到特别好的建议,只得含混说道:“姑姑还有时间想,这一批纸袋已做成油纸,名字且得下次做油纸前写上呢。”
着实起名无力啊,就是个鸡蛋煎饼,能起什么响亮名字呀!杜时笙暗自摇头。
古话说,人生三苦,撑船打铁卖豆腐,卖豆腐便是苦在起早贪黑。
朝食也是个起早贪黑的活计,不过杜时笙却不觉什么,虽然起床早,但是收摊也早啊,别人上班,她便下班了,时间上自由灵活许多。再者,一个瘫痪在床的人忽的手脚利落起来,自是有使不完的劲儿和精力。
谁知,她正蹑手蹑脚忙活装车,却见孙阿婆也收拾停当来帮她一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