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经传小僧 (第3/5页)
易年见小和尚如此说,心知修行之人慈悲为怀,这小和尚又天生宝相,不是那阴险之辈。
想来是成了,也没继续说什么,只是向小和尚点了点头。
然后转身出去找到张二爷,让他老人家帮忙找几个可信靠谱之人,将这院子守着,不让旁人靠近。
交代完毕,回到院中,那小和尚还在院中等待。易年过来,方才院中两人论那封魔经之时,早就没了守候村民。
此时又有人在外守着,屋中之人也没有一点响动,现在,这平日里荒着的院子,此时,更静几分。
易年来到那小和尚身前,点头示意,那小和尚也回礼轻躬。
两个少年模样的小人,就这么安静的站在院间。
少时,易年在脑中回忆了一下那不知何时,早就看了多次的经书,自觉没有偏差,便开口背诵。
易年不是修佛之人,周身不具佛光,口中也听不见佛音,就是平静的背诵着那封魔经文。
自易年之口,入那小和尚耳中,那小和尚此时没有看着易年,只是闭眼倾听。
那经文只千字有余,不多时,易年便背诵完了,怕那小和尚记不住,又继续背了两遍。
三遍背完之后,见那小和尚席地而坐。想来是已经记下,此刻正在默默消化那经文,便不在开口。
只是趁着这段时间,心神又恢复了些许,不管那小和尚,又进了屋中。
少时,屋中青光亮起。
而此时屋外,那小和尚佛座之后,周身开始隐隐有佛光闪烁,渐渐变浓。
不知过了多久,房门打开,易年的脸色又苍白了几分,刚刚传经前后积攒的心神,此刻又已耗尽。
身上还背着一人,看起来呼吸顺畅,面色见好,应该又是救回了一条可怜性命。
把那人送出门外,让带走看好,转身又回了院间,坐在那小和尚打坐旁的长椅之上,开始闭目养神。
同时心里也在暗自担忧,不知那小和尚是否能成。
心神恢复了片刻,好像感觉周围起了什么变化,幽幽睁眼,向前看去。
只见那小和尚周围金光四射,竟将这院子映的明亮起来。
易年看那金光,知道那是修佛之人的佛相金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