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第3/5页)
孔子在《诗经》、《书经》等经典著作中反复强调“嫡子存家”的重要性,认为这是保证家族血脉传承、国家治理顺畅的必要手段。
董仲舒进一步将儒家确立为国教,使其影响达到鼎盛,嫡长子制度的地位更加牢固。
在儒家经典中,《家礼》和《小学》等著作明确规定了君臣、父子、夫妇之伦,序亲疏贵贱之仪,强调了嫡庶之间的等级差异。
同时,理学家通过书院讲学的方式,向社会各阶层人士宣扬封建伦理纲常,进一步推动了嫡庶观念的普及和深化。
赵恒是原配嫡出,这就是朝臣们不考虑赵构的根本原因。
虽然也害怕选错了人,得罪了天命皇后,可朝臣们依旧头铁的想要验证一下天命皇后的底线在哪里。
赵恒这几天的日子过的,大起大落,让他惊恐至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